2010年2月份国内玉米价格走势分析
2010-02-06关于玉米价格的新闻
2009年新玉米上市后,受国家收购政策及减产预期推动,东北玉米收购市场竞争激烈,深加工企业为争夺粮源不断提价收购。另外,农民惜售心理较强,再加上雨雪天气、运输不畅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价格呈现反季节上扬态势,产销区价格联动上涨。2009年年底,国内玉米价格达到近几年的高点,据监测显示,玉米市场平均价为1791元/吨,比去年同期高约360元/吨。时间进入2010年,1月中上旬国内玉米价格延续2009年底走势,依旧保持近几年的高位。至下旬,受季节性压力限制,南方企业采购积极性减弱,产区农民售粮增多,价格开始显现走弱迹象。
(一)1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玉米价格创历年同期新高
2009年国内玉米再次喜获丰收,新玉米上市后,价格稳步攀升,一直没有出现的售粮高峰使得主产区尤其是东北玉米价格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之中。2010年1月,国内玉米市场延续2009年年底的价格高位。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显示,截至2010年 1月31日,长春大成玉米收购价1640元/吨,较去年同期涨340元/吨;北京饲料企业玉米收购价1840-186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500-510元/吨;安徽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1840元/吨,较去年同期涨360元/吨;河北石家庄饲料企业收购价1820-184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520-530元/吨;山东德州饲料企业玉米收购价1780-188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500-560元/吨;四川成都东北玉米到站价1960-201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380-400元/吨;大连港中等玉米平舱价1810-182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340元/吨;广东蛇口港中等玉米成交价1900-192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360元/吨。
2.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出现倒挂
受产区农民惜售心理强烈以及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提振,东北玉米市场自新粮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上扬走势,北方港口玉米收购价和平舱价也因此持续高位运行。不过,由于此前北方港内贸易商装船积极,加上船期相对集中,南方港口到货量较多,因此拖累广东港内玉米价格持续走低,并使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在09年12月中旬出现倒挂现象且持续至今。截至2010年1月31日,大连港口中等东北玉米平舱价1810-1820元/吨,广东蛇口港中等成交价1900-1920元/吨, 这样的价格还不足以弥补海运费,再加上南方港口的平仓费,价格倒挂在40-50元/吨。
3. 1月中旬开始在华北拍卖跨省移库玉米
1月中旬起,国家保持了跨省移库玉米50万吨的拍卖总量,但首次增加了华北的拍卖,其中山东和河北各10万吨,起拍价与南方市场相同。从此举可以看出国家并没有打压玉米价格的意思,反映出国家对当前市场高价的认可。截止2010年1月31日,1月份国家在华北地区进行2次临储玉米(跨省移库)拍卖,从成交情况来看,成交率一直不高:第一次河北流拍,山东成交2.3万吨;第二次,河北成交0.96万吨,山东成交0.5万吨。从中可以看出,市场需求比较平淡,企业参与竞拍的积极性不高。
(二)1月份影响国内玉米市场的主要因素
1.临储玉米收储政策托市作用明显
2009年“政策”成为影响国内玉米市场的主要因素。在秋粮上市后,国家决定继续执行临时收储政策。其中玉米(新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0.76元/斤、吉林省0.75元/斤、黑龙江0.74元/斤;收购时间:2009年12月1日—2010年4月30日。此外国家鼓励南方饲料消费省份到东北产区采购玉米,并给予0.035元/斤的一次性费用补贴。正是国家在东北实行临储玉米敞开收购和补贴南方16省到东北采购新玉米的强力托市政策,为国内玉米市场打造了坚实的底部。同时,政策的执行活跃了玉米购销市场,形成一种多元化主体竞争的局面,有利于推动价格上涨。
2. 农户惜售心理较强,卖粮进度缓慢
2009年秋粮上市以来,农户等待观望较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惜售心理,售粮进度较为缓慢。按照往年的惯例,进入1月份应该是农民集中售粮的高峰期,可是今年却迟迟没有出现。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一是上年国家执行托市收购政策,玉米价格较高,农民预计2009年国家启动临时收储计划后,玉米价格将有进一步上涨空间,因此大多农户持粮待涨,多数准备留至明年春播之际再行销售,少数农民甚至有意在明年5月之后再择机而售;二是2009年东北产区受旱灾影响,玉米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农户对玉米价格期望值较高;三是“卖跌不卖涨”的心理让农户一直处于观望,因为今年多元收购主体积极入市收购,深加工企业更是不断提高收购价,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惜售心理。
3、深加工企业收购积极,推动价格走高
从东北产区的收购主体来看,玉米深加工企业表现尤为积极,他们一改以往的被动局面,积极入市收购,并不断提高收购价以争取更多粮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一是国家通过政策补贴的形势来鼓励南方销区饲料企业赴东北采购玉米,随着玉米收购政策全面落实,为抢占先机,同时避免出现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加剧玉米购销市场激烈竞争局面,深加工企业纷纷通过上调玉米收购价来吸纳更多粮源。二是深加工企业下游产品价格优势明显,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二、2010年2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分析
进入2月份,随着春节的临近,农民的售粮积极性有所增加,收购主体的采购热情随着库存量的增加而减弱,致使各地玉米市场行情有走弱迹象。在政策面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供需则是影响2月份玉米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
需求方面,随着春节临近,生猪屠宰达到高潮,生猪特别是育肥猪存栏量将开始下行,养殖需求即将步入传统的淡季。据了解,进入元月份,国内饲料企业的饲料销量环比出现下滑,幅度多在20%左右。据新希望集团长沙国雄饲料有限公司采购总监对笔者表示,1月份该公司饲料销售总量同比增长20%,环比下降约20%。目前,库存充裕,基本可以维持生产一个月以上。对于主要原料玉米的价格走势,春节后他们持看跌态度,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春节临近,生猪存栏量下降;二是多数企业库存充裕,再加上南方港口库存增加,企业采购积极性下降。
相对于饲料需求的不景气,深加工的需求有望保持稳定。由于淀粉、淀粉糖、酒精等产品在周边市场带动下,价格高涨,深加工企业加工利润较高,开机率高,全力备库存,采购较为积极。笔者从吉林长春大成公司了解到,目前深加工的开机率保持在100%,全力运转,整体经济效益不错。
供给方面,售粮高峰能否出现将是影响市场供给的主要方面。按照惯例,在正常的年份里,一般会出现两次售粮高峰,一次是在新粮上市后至春节前达到高峰,二是3、4月份春播之前的备耕阶段。从目前国内情况看,第一个高峰迟迟没有出现,预计春节前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现在农民过节“不差钱”,惜售心理依然较强。但也不排除随着目前价格走低,农民加紧售粮的可能性。如果春节前售粮高峰没有到来,预计将会出现在3、4月份,届时天气日益转暖、粮食不宜保存、备耕需要资金等因素促使农民加快售粮。
综合来看,在政策面保持不变,企业库存充裕,需求走弱的前提下,玉米市场价格将稳中走弱,但在政策托底的情况下下跌幅度有限。
近期玉米价格走势回顾:
2010年2月6日玉米价格行情
小编分析:今日全国玉米价格行情基本稳定,局部地区涨跌互现……阅读全文
2010年2月5日玉米价格行情
小编分析:今日全国玉米价格基本稳定,局部略有波动……阅读全文
2010年2月4日全国玉米价格
小编分析:今日各地玉米价格出现回暖的迹象,局部地区玉米价格小幅上涨20元/吨左右……阅读全文
2010年2月3日全国玉米价格
小编分析:今日各地玉米价格呈下跌的趋势,与昨日相比跌幅在40元/吨左右……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