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河北大米价格上涨的因素分析
2010-01-29据市场监测,本周,河北省大米平均批发价为3.77元/公斤,较上周价格上涨0.06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上涨0.67元/公斤,涨幅21.6%。该省大米平均零售价为3.94元/公斤,较上周价格上涨0.06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上涨0.68元/公斤,涨幅20.8%。
1月21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国家临时存储粳稻竞价销售交易会,本次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粳稻10.05万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2432元/吨。其中:06年粳稻成交0.83万吨,成交均价2318元/吨;07年粳稻成交6.08万吨,成交均价2413元/吨;08年粳稻成交3.14万吨,成交均价2500元/吨。
本周河北省大米价格上涨较快,其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东北稻源不断趋紧,市场看涨热情不减。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尤其是在国家出台东北稻米入关运补政策后,东北地区稻米外销量逐步增大。随着农户稻谷存量的减少,加上持续的冰雪天气,产区部分地区已呈有价无市的状态,这也导致国家轮出的有限临储粳稻拍卖成交价格不断上涨。2010年举行的三次临时存储粳稻竞价销售累计30万吨的稻谷全部成交,成交均价也始终保持高位。东北产区粳稻粮源紧张和价格的上涨也将导致苏皖粳稻价格走强,销区大米价格水涨船高也在所难免。二是“节日效应”显现,拉动该省米价快速走高。目前已是农历腊月,大米传统消费旺季已然来临,需求旺盛的局面有力地支撑大米的价格走高。
后期影响河北省大米价格的主要因素:一是稻米供应进一步趋紧,后期价格上涨可能性较大。从产量上看,虽然2009年东北地区稻谷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但受干旱等天气影响,单产有一定的下降,普遍预计总产量较上年持平或略降。从收购进度看,今年农户售粮进度普遍较去年偏慢,但在东北稻谷价格不断上涨的刺激下,农户还是逐步出售了手中的稻谷,目前粮农手中稻谷已相当有限,且粮质偏差。从拍卖情况看,今年东北临储稻谷拍卖出现了罕见的火爆场面,11月份以后,拍卖成交率均达99%以上,成交均价也是一场高过一场。目前2007年与2008年收购的托市粮已所剩不多,国有粮食部门库存较往年同期明显降低。综合来看,由于今年东北稻谷产量增加不明显,收购进度与去年接近,而临储稻谷库存大幅下降,目前东北稻谷可供量较往年明显降低,后期价格上涨动力较为明显。二是春节临近,各市场主体购销活跃、备货积极。目前春节即将来临,各地米厂备货积极,防止出现稻谷紧缺情况,所以收购活动较前一阶段有所活跃。同时贸易商看好节前好时机购销也比往常频繁,农民急于节前售粮变现,这对市场各方主体均为利好,或将导致稻米市场出现一轮小幅上涨行情。三是政策利好预期增强,南方产区籼稻米继续坚挺。由于眼下国内粳稻价格处于高位,粳籼稻米价差依然较大,籼稻对市场的吸引力有所增强,近期南方产区籼稻销售情况不断改善,销量持续好转。近期北方连降大雪,北方大米南下遇到较大阻碍,而南方产区由于临近销区,采购相对便捷,因此近期南方大米走货速度明显加快,价格也随之上涨。在年关消费旺季来临的刺激下,粮商入市采购积极,后期籼稻米价格将继续走强。四是运输仍是制约大米市场价格的瓶颈问题。受几十年不遇的严重冰冻影响,今年冬季取暖用电大幅上升,各地用电负荷激增,电煤频频告急,近期有限的铁路动力被迫向运输电煤倾斜。同时春运也即将来临,这都将影响东北大米后期的外运,后期销区大米到货将受到考验,米价或受此提振上行。
预计后期河北省大米价格仍有小幅上涨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