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神农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神农进农户 农户变神农
热搜:
  • 牛肉
  • 仔猪
  • 蓝莓
  • 水蜜桃
当前位置:首页 > 神农资讯 > 市场预测 > 

棉价大涨 棉农植棉意愿为何不高

2010-01-21

  2009年度,由于籽棉产量明显减少,在资源紧缺压力的驱使下,各地棉企竞相提价抢购籽棉,导致籽棉价格高位运行,个别地方甚至一度突破3.9元/斤,然而,棉农植棉信心似乎并没有恢复多少。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于2009年11月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为7973.40万亩,仅较上年增加2.63%。

  植棉对农户的吸引力为何降低

  1、棉花比较收益处于弱势

  今年棉价虽然大幅上涨,但其主要竞争作物小麦、玉米等价格也在政策扶持、商品牛市等因素作用下明显上涨,棉花比较收益仍处于劣势。另外,在北方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原因,一块土地上每年只能种一季棉花,但如果种植小麦,还可再种一季玉米,其整体收益明显高于棉花;在南方地区,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凭借较高收益,与棉花争地也相当激烈。

  2、植棉收益不稳

  2008年,由于纺织业陷入低迷,棉花需求减少,导致籽棉价格偏低,加之农资价格较高,棉农收益明显下降;2009年,籽棉价格大幅上涨,南方部分地区的棉农实现了收益增加,但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不少棉区,由于持续阴雨天气降低了籽棉单产及质量,植棉收益未获显著提升,棉农对是否增加植棉面积仍较谨慎。

  3、种植业结构调整

  出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分散种植风险等多方面考虑,近年来新疆及内地不少棉区政府部门均在大力引导当地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棉花种植面积受到压缩,让地于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及果树林木等。

  4、农村“空心化”趋势

  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趋势日益明显,从以下几方面对植棉产生了冲击:一是由于劳动力减少,部分农户不得不减少植棉面积或放弃植棉;二是科学、先进的植棉技术推广困难,棉田环境变差,影响棉花产量及植棉收益的提高;三是植棉收益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降低,农民对植棉重视程度下降。

  5、农业机械化程度提升冲击棉花种植

  据中国棉花网记者对河北省部分地区进行的调查,目前当地小麦、玉米种植机械化程度明显高于棉花,从耕种到收割几乎全部是机械作业,有效减少了劳动力投入,农民种地之余还可外出打工,增加经济收入。而植棉费工费时,农户多选择种植粮食作物。这种情况在河南、湖北的部分地区也突出存在。

欢迎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