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有望回升 国内大米价格看涨
2010-01-13近期以来,国内稻米价格基本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局部略有振荡。其中,东北粳稻价格高位企稳,黑龙江圆粒稻米、吉辽稻米均稳中略涨,黑龙江长粒稻米略跌;苏皖粳稻收购依旧紧张,部分米厂因原粮供给困难已停产,大米价格略有上升,但走货较一般;南方中晚籼稻托市收购已结束,早稻及中晚籼稻因春节临近,需求增加,价格依旧保持稳中趋涨态势;大米价格近期总体继续稳定,批发商库存尚足,春节也还有一个多月,暂时仍处观望之中。具体分析如下:
一、国内稻谷收购数量同比明显减少
据统计,截至12月25日,主产省(区)各类粮企累计收09年产中晚籼稻1607.7万吨,同比减258.4万吨,其中国有粮企1053.4万吨,同比减190.7万吨;主产省(区)各类粮企累计收09年产粳稻951.8万吨,同比减185.6万吨,其中国有粮企448.3万吨,同比减345.7万吨。截至12月31日,09年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累计收购576.6万吨,其中安徽132.2万吨,江西57.4万吨,河南73万吨,湖北196.8万吨,湖南40.6万吨,四川76.5万吨,2009年中晚籼稻托市收购结束。
二、近期影响国内稻米市场因素
一是政策调控的影响。近来国内稻米拍卖市场投放量有所增加。其中,粳稻投放量减少,籼稻投放量增加。就上周的拍卖成交情况来看,东北拍卖成交率高达100%,南方拍卖成交率较低;
二是是市场供需的影响。目前,由于距离春节还有1个月的时间,加之元旦前粮企存货较多,因此多数批发商进货积极性减弱,大米需求短期内可能下降。不过随着春节的临近,预计国内稻米需求有望在1月中旬后将进入消费旺季;
另外,自元旦以来,受寒潮影响,国内大部地区大范围出现降雪降水降温天气,且未来一段时间内,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不利于原粮收购及稻米运输。同时,眼下东北粳稻粮源主要掌握在一些大企业、中小型米厂和粮贩子手中,农户剩余商品粮数量仅在30%左右,且质量相对较差,因此导致市场供应持续紧张。
三、短期国内稻谷价格仍有上涨空间,对米价产生利好影响
就目前国内稻米市场的整体表现来看,虽然中晚籼稻的托市收购已经结束,但因季节性需求高峰的来临,南方籼稻价格整体依然存在上涨的空间;而国家对粳稻产区的拍卖量保持平稳,加之市场原粮收购困难,企业压货挺价销售意愿较强,预计随着销区春节大米采购高峰的到来,东北粳稻米价格仍将保持稳中趋涨的态势。不过,考虑到国内粳米价格已处于高位,而南方籼米价格仍然偏低,因此短期内粳米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小。
综上所述,今年南方销区两节前的大米采购大致可表现为,采购时间提前至12月中上旬,元旦前后采购量下降,市场观望情绪出现。随着前期大米库存的不断消耗,加上春节临近,预计1月中下旬之后,销区将再掀起一轮采购高峰,大米价格因此依然看涨。同时,大米需求回升的利好效应也将刺激产区稻谷价格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