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黑龙江稻米价格市场动态
2010-01-0712月上旬黑龙江省各地稻米购销较为活跃,价格依然呈现坚挺或上涨的走势,佳木斯、鸡西、鹤岗等一些地区水稻收购价格涨幅较大。到12月中下旬全省呈现购销平淡,稻米价格走稳的态势,但局部地区价格有振荡的行情。12月,黑龙江省水稻市场短时间的一轮购销明显活跃,推动普遍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国家继续实施东北稻米外运补贴政策(执行时间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激发省内外粮食购销企业和贸易商,采购和发运稻米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部分用量企业预期后市行情利好,随着稻农手中余粮数量下降较快,出现争抢粮源,导致价格快速上涨。进入下中旬,国家依然进行竞价销售临储东北水稻,同时也增加储备东北水稻销售数量,由于销售底价持续稳定,市场需求比较缓慢,致使经营稻米风险增大,就目前水稻收购价格,难有利润空间而言,只等后市利好行情,还有稻农惜售,收购水稻难度仍比较大,因此,多数粮食购销、加工企业放弃收购,观望市场。
12月中下旬,受水稻收购价格高,稻农又惜售,铁路运输紧张,大米市场价格涨幅不大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各地稻米加工企业收购和生产的积极性减弱,一些地区加工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只有少数加工企业仍以随收购随生产随销售,和用库存原料维持生产外。预计,近期黑龙江省稻米购销趋向平稳或平淡,价格也将相对稳定,局部地区价格或有波动。
竞价交易活跃,成交价格不断上涨。12月份,国家继续举行竞价销售临储东北水稻和增加国储东北水稻的活动。从黑龙江水稻成交结果总体看,成交率在99%以上,成交均价不断上涨。其中,2007年产水稻上市总量为17.19万吨,比上月增加9.73万吨,实际成交总量为17.06万吨,比上月增加10.59万吨,成交率较上月有所提高,总成交均价为2184元/吨,比上月总成交均价提高了283元/吨;2008年产水稻上市总量为16.72万吨,比上月减少8.81万吨,实际成交总量为16.69万吨,比上月减少8.20万吨,成交率与上月基本持平,总成交均价为2357元/吨,比上月总成交均价提高247元/吨。其中,12月31日与11月26日相比,2007年成交均价为2184元/吨,上涨了250元/公斤,2008年成交均价为2414元/公斤,上涨了217元/公斤。分析推动水稻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进入12月份以来,全省水稻收购价格持续上涨,稻农惜售有增无减,收购难度增加,而且水稻质量又比较差,而陈水稻质量相对好于新水稻,既便于加工又便于保管,导致用量企业对陈水稻的采购意识提高。由于竞争采购,竞价比较激烈,致使水稻成交价格不断提高。
国内销区东北粳米价格走强。12月份,国内关内及南方主销区市场东北大米价格呈现上涨趋稳的走势,主要原因是东北水稻价格高位运行,加之运输成本提高,还有节前季节性需求增长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使销区粳米价格有所提高,但消费需求相对平稳,价格继续上涨动力不足,进入下旬市场价格趋向走稳。其中,北京市粮油批发市场,东北粳米批发价格为3.60-3.80元/公斤,比上月末价格涨0.026-0.30元/公斤;浙江杭州粮油批发市场,东北粳米批发价格在为3.60-3.64元/公斤,比上月末价格涨0.04-0.06元/公斤;福建省福州粮食批发市场,粳米批发价格为3.80-3.84元/公斤,比上月末价格涨0.04-0.06元/公斤。由于国内销区市场东北大米库存比较充足,价格处于高位运行,与南方粳米价格差距较大,且水分偏高,不便长期储存,将制约东北大米销售数量的提高与价格上行空间,预计,东北大米趋稳将成为春节前后一段时间里市场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