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减产成定局,危机即将到来?
2010-01-06郎咸平“棉花的危机”告诉我们要注重创新,否则棉花的结局也将如大豆一般,失去自己的定价权。而不断减少的棉花产量也时刻提醒我们,棉花危机在靠近。
一、棉花减产已成定局
“初步调查来看,明年种植面积还要减,山东和河北已经改种小麦了。”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分会秘书长王定伟说,“目前一斤籽棉,全国平均价格在3.4-3.5元/斤,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但由于单产低,除去植棉成本,棉农依旧没有多少收益。”他表示,我国棉农大部分不计个人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如果把劳动力成本算进去,2007年每公斤皮棉成本达到了12.8元,2008年达到了高峰,13.7元。折合成籽棉在3.0-3.3元/斤,农民才能保本。但2008年,一斤籽棉平均交售价格在2.1-2.4元之间。”王定伟说。
收益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下一年的棉花产量。乐施会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陆德泉说:“加入WTO后棉花价格波动不定,2002年至2008年,中国棉花收购价格年均波动幅度超过12%。棉花价格的不确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升使棉农收益总体下降。棉农承担了价格波动的恶果。”
乐施会和农业部农村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合作的调查显示,2001-2007年,中国农户植棉收益呈现三个波动周期,2001-2003年,种棉收益迅速增长;2004年比上年骤降过半;此后每亩植棉收益虽有回升,但年际间波动较大,2005-2008年际间波幅分别为48.6%、1.3%、15.5%、-63.5%。
棉农都是一些追求温饱的小农户,他们也如企业一般渴望利润最大化,期望亩产值最高,而棉花显然没有农民的预期,每年的价格核算,棉花的投入和产出严重不成比例。王定伟不无忧虑的说:“中国种棉面积的恢复用了多少年,现在一年减少1000万亩,一旦降下去,不容易恢复。你想,种棉花时,麦子还没收割,谁会拔了麦子种棉花?”
二、棉花减产的危害
在谈到棉花危害的时候,我们来看看中国大豆的忧患。在我国粮食体系中,大豆是唯一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外大豆价格一直作用于国内大豆,价高则水涨船高,价低则豆农严重受损,国产大豆岌岌可危!有专家甚至悲观地预言,如果任由目前的局面发展,10年后或许在市场上难觅国产非转基因豆豆油,20年后或许所有的豆制品都将被转基因大豆所充斥。
今年棉花减产已成定局,不过具体减产多少,减产数量多大,大家都不能给一个明确的大幅。11月底,中国棉花协会预计今年我国棉花产量680万吨,12月初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预计我国棉花产量675万吨,中旬美国农业部预计为675万吨。我们暂且先忘记新湖的调研报告,仅以今年棉花产量为680万吨计,而到目前为止,进口棉配额已经下发了289.4万吨,我国棉花的进口依存度高达30%。过高的进口依存度,必然导致国内棉花价格受到进口棉花价格的冲击。
三、棉花将何去何从?
纺织业作为我国出口的一大产业,而棉花更是纺织业中的一个重要原料。如果国家政策调控不利极易重蹈大豆的道路,再次发生大豆的威胁。棉花的定价权彻底丧失,损失的不止是棉农,还有大大小小的棉纺厂、纺织厂,以及全国的消费者。国内的纺织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各地纺织企业纷纷倒闭,失业率上涨,服装价格提高。那么,危机当前,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补贴?
中国棉花协会统计2009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减少12.66%至7778万亩,仅以每亩地补贴10元,国家财政需要为此付出7.78亿元,如果补贴100元则需支付77.78亿元。农民收入上去了,种植意愿自然加强了。不过此举要担心将成为美国、印度、巴西等棉产国的矛头所指,展开一系列农业补贴申诉。如果此类申诉以败诉告终,则只能遵守世贸组织裁决削减农业补贴,或者面临世贸组织许可的贸易制裁。此举的可行性不大。
提高棉花价格?
提高棉花价格好像与WTO的决定没有冲突,可是试想想,如果棉花价格上涨了,那与之对应的全棉纱以及其他纱线也会水涨船高,服装的成本也相应上提,那么我国纺织业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商人都是重利之人,在高价棉花面前,他们会首选低价棉花以减少成本。国内棉花价格是涨上去了,可是没有企业购买,那还是没有收益啊。此举也行不通。
集体经营制?
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包产到户也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从集体经营到自负盈亏,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不过随着时代在变,各种对应措施也相应发生改变。美国农业部网站列出的一篇研究报告称说,新疆虽然是中国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但由于中国土地承包制度,使得地块很小,棉花种植不能连片大规模,非常虚弱。农户独立经营相对自由,不过竞争力不大。如果一个地区的棉农们联合起来,从棉花种植开始就互帮互助,齐心协作,不仅方便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而且还可以互通信息,交流生产销售心得呢。这有有助于工厂企业合作制。工厂与当地农户签订合同,保证棉花的收购价格,以此来稳定棉花的种植人群,不过这也需要国家的扶持。
创新产品制?
我国的棉花种子产量比不上国外,因为国外种子企业在占据我国农业种子大半块江山后就开始了提价销售,出现了“一克种子一克金”的场面。如果国家可以大莉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人才创造出产量更高,收益更好的品质,服务于农业,提高棉花的亩收益率,这将是最佳的解决办法。脱离了国外的垄断之后,国内的棉花及其他农产品的发展才会更加稳定。
其实任何事情都需要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万无一失,单纯靠补贴救济只是杯水车薪,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为了避免棉花重蹈大豆的覆辙,未来彻底提高棉花的社会地位,技术改进,产品创新才是根本。